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城乡供需 > 日常供需 > 车找人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老北京的往事-那些家长里短

    碧野蓝天     2017-11-03 22:04:20     浏览:1    回复:0    点赞:0
    发帖人:碧野蓝天
    级 别
    贡献值
    免费发布 注册会员 点击查看电话号码

    过去住四合院的街坊,一早见面并不是互道早安,他们有着更符合国情的问候语。

    清晨家庭妇女起床后不洗脸不刷牙,首先要笼火(即生火),然后妇女之间的早晨第一句问候便是:“您早起来了?”北京老爷们儿在胡同口的清晨礼貌用语更是生动:“您真早班儿呀,这么早遛鸟都回来了。”

    老北京的往事-那些家长里短

    这种烟火气息扑面而来的对话是北京人早起的打招呼方式。这些自然入骨的对话,就是冬天清早的一碗冒着热气的豆腐脑,顺喉温暖。

    很多人说北京人见面就会问“吃了吗”,只能说这是误传,谁家没事也不会睁着俩眼珠子就问你吃没吃。

    夏天,许多北京人喜欢在四合院的庭院里吃晚饭的习惯,若遇到邻居经过时,会很自然地和邻居打招呼:“您吃了吗?没吃(的话)一起吃点儿吧。”可能对方会说:“我先偏您了(既已吃过),您快吃吧。”

    老北京的往事-那些家长里短

    这种礼貌性的用餐对话都只是一种礼节,只要情商智商在线的人,都不会真的坐下拿起筷子一顿猛吃。

    同样,北京人也没有说晚安的习惯,但是四合院里的邻居睡觉前肯定都要打招呼,为了整个门户的安全,老北京都有这个习惯。

    老北京的往事-那些家长里短

    当年四合院的街门,每晚四合院的各户都会积极主动地关街门,关门的人必须要每个住户打招呼:“张大妈您家都回来了吗?我关大门了。”听到这话各户都会主动回答:“全回来了,您关吧,咱明儿见了。”

    老北京的往事-那些家长里短

    凡有人未归的家庭定会主动招呼:“我那大小子还没回来呢,您先歇着吧,待会儿我关吧。”

    四合院的邻里街坊们,一个院儿住着,互通有无,互相帮助,是常有的事儿。

    老北京的往事-那些家长里短

    北京有句俗话:“好借好还,再借不难。”四合院的借与还是要区别对待的。小至小调料自然不必还,借用的炊具要清洗干净再完璧归赵。但是有一种例外的情况,药锅,只许借,不许还,只能等到原主人需要时上门讨要。

    因为还药锅对药锅的主人而言不吉利,至于药锅主人主动去讨要的时候,即使使用过程中将药锅打碎,主人家也绝不挑眼。

    这些老北京四合院里的家长里短,仿佛用文字回到那个天空从来不会有雾霾年代的北京。而这些熟悉的汉字符号在今天的北京胡同里,依然按部就班的排列组合,偶尔换一换位置,但是终究还是原来的味道。
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